欢迎光临本站

肿瘤

肿瘤治疗 第26页

  • 男性肾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男性肾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发表在2008年9月2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高体重指数(BMI)和是与男性危险性升高相关的两个独立因素。马里兰州Bethesda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 Wong-Ho Chow谈到“以前的研究已显示肥胖和可增加罹患肾癌的危险性”,而他们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他们实际测量了高血压及高体重,从而能够以更为精确的手段观察两者与肾癌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Chow博士称,他们首先测量了研究对象体重和血压的基础值,并且对其肾癌发生...

  • 不良饮食习惯可致癌

    不良饮食习惯可致癌

     现在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很多年轻人在对待吃饭问题上通常是一笔带过。由于工作的繁忙,很多人都是早餐和午餐随便应付,晚上下班之后就相对的有了大把的时间,把晚餐错的相当的丰盛。更有甚者,为了犒劳自己一天都在受委屈的肠胃,夜间大摆一场,喝点小酒、吃点烧烤,美美地来一顿夜宵。殊不知,这种“早上和中午吃不好,晚上补回来”的饮食习惯却为胃肠道肿瘤埋下了安全隐患。  中医讲脾主运化,也就是西医上说的消化吸收。人体脾最脆弱的时间是19~23时,建议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甘味可以健脾。所以在这段时间吃饭,或者晚饭吃太多、太好...

  • 化验检查对癌症的重要性

    化验检查对癌症的重要性

    早在本世纪初,医学家就提出肿瘤细胞具有抗原性,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肿瘤组织中存在这种抗原物质!如果在病人血清中找到这种抗原物质,早期诊断癌症使可迎刃而解。但是,由于目前测定方法的限制,还不能检测到肿瘤的特异性抗原,而只能找到肿瘤的相关抗原。所谓相关抗原,就是没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的抗原。查到这类抗原,只能揭示病人体内存在肿瘤,但并不能确切证明得的是哪种肿瘤。尽管如此,化验检查对病人术前或术后情况的动态观察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  (1)甲胎蛋白(AFP):这是一种蛋白质,存在...

  • EB病毒抗体(EBV-Ab)

    EB病毒抗体(EBV-Ab)

    EB病毒抗体(EBV-Ab)介绍  EB病毒是1964年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幼儿和青少年容易感染。  EB病毒(E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鼻咽癌又是我国南方多发癌瘤之一。  EB病毒抗体(EBV-Ab)正常值  嗜异性凝集试验:〈1:7(或阴性)抗-EBV.IgG:阴性抗-EBV.IgM:阴性  EB病毒抗体(EBV-Ab)临床意义  (1)增高: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EBV。IgM呈现阳性反应,病人血中出现的嗜异情抗体3-4周达高峰,滴度超过1:224可以确诊。  (...

  • 原发性肝癌的检查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检查诊断

    原发性肝癌  【病史采集】  原发性肝癌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部分症状常为慢性肝病所致,在中晚期始出现典型表现。在我国,肝癌患者大多数伴有HBV阳性和肝硬化的存在。因此,在病史方面应重视早期发现。  1.了解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有无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伴甲胎蛋白的升高。  2.普查时有无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影像学的异常。  3.近期有无上腹胀、疼痛(肝区)、上腹肿块、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消瘦、发热、腹泻、黄疸等表现。  【物理检查】  腹壁静脉有无曲张,上腹部有无隆起。  肝脏有无肿大及肿块,肿块大小,表面...

  • MRI诊断

    MRI诊断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作为一种物理现象,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核医学领域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73年Lauterbur等人首先报道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80年代核磁共振作为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为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故现将此技术称为磁共振成像术(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技术,且它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同于已有的...

  • 吃槟榔抽烟喝酒让口腔癌罹患率为常人百倍

    吃槟榔抽烟喝酒让口腔癌罹患率为常人百倍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爱吃槟榔、抽烟又有喝酒习惯的民众可要小心了!根据统计,有三种坏习惯者是罹患口腔癌的超高危险群,罹患机率高达一般人的123倍。值得注意的是,口腔癌是台湾男人近十年发生和死亡增加最快的疾病。  台中县卫生局长祝年丰指出,台湾地区平均每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食槟榔,导致口腔癌为青壮年(25-44岁)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根据最新癌症登记资料和死因统计,十年内(1997-2007年),台湾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数约从1700位增为4700位,成长160%,死亡人数则从约1000位增加至2...

  • 劣质假牙容易诱发口腔癌

    劣质假牙容易诱发口腔癌

    中老年人是口腔癌的高发人群,经临床数据统计,75%的口腔癌是在60岁以上的年龄组中检查出来的,其主要诱因是戴了不合适的假牙。  生活中常见有的老人不到正规医院镶佩假牙,而是为了省钱、省事随随便便佩戴假牙,其目标就是不影响正常吃饭。事实上,如果戴了劣质假牙或是假牙不合适,将会与口腔长期摩擦,导致口腔溃疡,如果是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则容易发生癌变,最终发展为口腔癌。  因此,长期戴假牙的老年人要留意口腔内有无异常,如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同时伴有烧灼感、疼痛等症状;口腔黏膜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口腔内有肿物且生长速...

  • 质子治疗复发鼻咽癌效果理想

    质子治疗复发鼻咽癌效果理想

    放疗带来的一些远期并发症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世界首位。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射治疗,5年总体生存率约50%~60%,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90%以上,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可生存十几年。因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多长期存活,所以我们观察到一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晚期并发症,如口干、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颅神经损伤、脑损伤、脊髓损伤、垂体功能下降等。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可以减少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受照剂量,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质子治疗可以...

  • 脑或脊髓腔穿刺术

    脑或脊髓腔穿刺术

    用于诊断或治疗。有以下几种:   ①硬脑膜下腔穿刺  常用于婴幼儿。当前囟未闭合或冠状缝扩大时,用腰穿针从前囟侧角或从冠状缝穿入硬膜下,抽出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化脓性脑膜炎时的硬膜下积液,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  ②脑室穿刺术  可分为前角穿刺、侧角穿刺和后角穿刺三种。用颅锥在前发际后2厘米,中线旁2.5厘米快速钻通颅骨,然后用腰穿针或脑室引流管穿入侧脑室前角。当脑压过高、病人昏迷、瞳孔开大、呼吸浅表、有脑疝形成时,进行快速脑室穿刺放出脑室液,脑疝可立即缓解。亦可测定脑室压,或接上引流瓶做脑室持续引流,取...